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报社 ,作者杨庆峰

作者丨杨庆峰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教授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技术的发展,城市已然展现出数据驱动的城市样态,人类生活世界高度数据化与智能化。数字化生活已然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利用数字技术、被大数据画像以及围绕数字化权利的各种争论成为争论的日常形式。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的产业数字化进程已经全国第一,2020年上海将全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是全面打造数字化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数字化生活呢?


总体上来说,数字化生活是对数字化生存的实践扬弃。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1996)中提出“数字化生存”作为描述人类生存未来图景的概念。从数字化生存到数字化生活经历了三种形式的扬弃。

第一,数字化生存到数字化生活是技术现实应用对实验室探索的扬弃。数字化生存概念提出的技术基础主要是处于实验室阶段的计算机发明和实验。上个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筹备了一个媒体实验室。90年代中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尼葛洛庞帝从实验室的一些关于计算机的试验和发明出发,将之投射到未来,对人类未来进行了一种乌托邦式推断。正如他后来在中译本出版20周年的序言中指出的,这本书并不是由预言所构成的,而是推断。在计算机及其外设在速度上的提升以及价格上的下降的基础上,他推断出与无线技术和设备有关的互连性。今天数字化生活的基础已然是成熟的企业应用。

第二,数字化生存到数字化生活是技术实践对技术想象的扬弃。很显然,数字化生存是一种基于技术想象对人类未来生存境遇的数字化描述。作者尼葛洛庞帝本人也是未来学家,所以是从信息技术角度对于人类未来进行了推断式的展望和想象。这本书后来被翻译为30种语言,被世界大部分国家读者认可。中译本出版之后,销量高涨,达到了50万册以上。2017年,这本书20周年中文纪念版隆重推出。经过20多年的反思,作者也意识到了数字化理想在生活中呈现出来之后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民族主义、网络管制、数字鸿沟等。相比之下,数字化生活则是基于技术实践对人类当下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重构。在线经济、产业数字化、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在线学术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场景都借助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实现了数字的迅速化、可视化。

第三,数字化生存到数字化生活是现实生活对未来畅想的扬弃。数字化生存是指向人类未来的畅想。尼葛洛庞帝一直对技术充满了憧憬,他甚至认为互联网能够带来一个和谐的世界,然而后来他把这一观点看成一生最大的误判。在数字化生活而不是理论上对于数字化生存远景的想象和推测中,一切都在现实地发生着。我们在线购物、在线支付、虚拟畅游世界、随时随地在线召开学术会议。那种端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学习的美好想象已然变成了现实生活。今年上半年在好几次虚拟在线会议上,我都要么是自己,要么是看着屏幕上的某个人端着咖啡惬意地倾听。

最后,还是需要回到“上海在全面打造数字化生活”的现实本身。如今数字化的确带来了速度和便捷,健康码、行程卡等App在此次应对疫情中也展现出巨大的力量。然而,基于技术想象与理论创想提出的“数字化生存”概念展现出的问题,数字化生存未必带来和谐世界,数字鸿沟、技术拒绝以及数据伦理等成为打造数字化生活必须要应对和破解的理论难题。这些问题的被解决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实践。

我们可以从当代技术哲学中汲取思想力量,形成对于数字技术的理性态度。这并不是面对现代技术促逼的“泰然任之”,也不是对未来完全计算化的“绝望”,而是一种理性而开放的态度。技术哲学可以提供很好的思想路标:海德格尔、斯蒂格勒等人展现出了现代技术的座架、未来可计算化的本质,他们的分析让我们意识到需要对我们所面对的现代技术保持警醒;另外,诸如安德鲁芬伯格、维贝克等人的技术的社会建构和调节理论则显示了现代技术具有的一种建构性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技术的工具论和人类学思维无法说明数字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还会带来什么这一问题,超越工具论去反思当下数字技术及数字化生活的实质,才是更为紧要的。尤其是当数据记忆的滥用、数据遗忘的滥用、数据偏见、算法强制、数字鸿沟、技术拒绝等问题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这些问题愈加显得无法忽略。直面问题,理性而自由地运用理性之思,我们才能够实现数字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终持有对于数字化生活的理性想象。

原文丨《数字化生活的理性想象》
来源丨社会科学报第1731期第4版
图源 | 网络
 

话题:



0

推荐

复旦发展研究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

468篇文章 26分钟前更新

复旦发展研究院是一家聚焦“中国发展研究”,以“学科深度融合” 为动力、以“统筹管理孵化”为延伸、以“高端学术运营”为特征的 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研究机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成立 的高校智库之一,也是 “中国十大影响力智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