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冬至这天上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心伯收到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学者的邮件,得知90岁的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去世的消息。他很震惊,因为一个多月以前,两人还在线上一起讨论美国大选的问题。那时,傅高义对民主党人拜登的获胜表示高兴。

 

24年前,吴心伯和傅高义相识于上海。

 

图说:《邓小平时代》一书倾注了傅高义十年心血。

 

中国有很多人知道傅高义是因为2000年出版的那部巨著《邓小平时代》。却不知早在1996年5月,傅高义就亲自主持过一个重要研究项目,围绕着“中国崛起”这个话题,从政治、经济、安全等角度分析美国应如何与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打交道。“中国崛起”是那个年代美国国内最热的话题,而参与此项研究的也是美国最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论文初稿完成后,傅高义带领美国学者到中国与中方学者交换看法。在上海的研讨会上,吴心伯第一次见到了傅高义, 那一年吴心伯30岁,傅高义66岁。

 

图说:吴心伯(左)和傅高义合影。吴心伯 供图

 

此后,这一老一少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交往。吴心伯记得,大约从1998年以来,傅高义每年都会从美国给他寄一张新年贺卡,从未间断。那些贺卡总是以中国历史风情为主题,“傅高义先生是真的热爱中国文化”。

 

谈起老朋友,吴心伯说他对傅高义有着几点深刻的印象。

 

第一,浓厚的中国情结。傅高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80年代曾到广东从事半年多的考察,研究广东的改革开放。2000年退休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邓小平时代》一书。虽然中国和日本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但他对中国的兴趣和投入远远超过后者。

 

第二,他研究中国不是从美国的经验模式出发,而是从中国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出发。傅高义经常说,治理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容易,因此他特别注重研究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设计中国的制度,制定发展战略。这使得他能够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的治理与发展。

 

第三,以平等的态度与中国学者交往。傅高义向来注意倾听中国学者的见解,虚心地交换意见。

 

说起傅高义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渊缘,吴心伯说,老朋友在复旦美研中心有两场演讲一定要提。

 

一是在2012年11月就《邓小平时代》一书发行中文版演讲;二是在2018年 “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12月12日,傅高义专门抽出时间来复旦美研中心做了一场关于中美关系的报告会。

 

图说:2018年12月,傅高义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演讲。吴心伯 供图

 

会上,傅高义花了很长时间讲邓小平,因为他觉得邓小平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征程,也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他也试图向大家解释为何中美关系遇到巨大困难,认为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以及美国对华态度变化。傅高义真诚地希望两国关系有积极的未来,希望双方都做出努力。

 

这两次报告会都是座无虚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作为两次会议的主持人,吴心伯感受到听众们对傅高义掌握的中国渊博学识的敬佩。

 

图说:2018年4月,吴心伯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演讲。吴心伯 供图

 

2018年4月,吴心伯也应傅高义的邀请,前往美国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做了题为“管理上升和扩大的中美竞争”的学术报告。会议的前一晚,傅高义在家中专门安排吴心伯与哈佛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夜话,就中国的变化和中美关系交换意见,第二天的报告会傅高义也是亲自主持。

 

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傅高义十分关心中美关系。

 

2019年7月,傅高义联合100多位学者写信给特朗普。《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与中国为敌适得其反》的公开信,该信以傅高义为首的几位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的学者和政策制定人士撰写。公开信指出目前美国对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发表之际取得百名学者的联署签名。此后,又有大批学者通过网络形式继续签名。

 

在回忆起这件事时,吴心伯感叹:“这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傅高义的去世,可能代表着一个研究中国的范式结束,即“理解中国”。现在美国的年轻学者总是先入为主,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不接地气、不够客观。”

 

当被问到用一句话评价傅高义时,吴心伯说:“交朋友。”

 

“在过去的20多年,傅高义一直和身边的年轻的中美两国学者说研究对方的前提就是去先交朋友,学习他们的文化,理解文化里的内涵,这一点非常重要。”吴心伯说。 

 

来源 | 新民晚报

 

话题:



0

推荐

复旦发展研究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

472篇文章 2天前更新

复旦发展研究院是一家聚焦“中国发展研究”,以“学科深度融合” 为动力、以“统筹管理孵化”为延伸、以“高端学术运营”为特征的 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研究机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成立 的高校智库之一,也是 “中国十大影响力智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