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闲 教授 |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保险科技”概念在2017年被正式提出之后,“互联网保险”逐渐成为保险科技的子概念,许多2017年以前便在中国尝试的科技创新与运用正式回归到保险科技的范畴之中。近年来中国的保险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保险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市场和创新试验场所。保险科技,也逐渐形成了两大明显的派系:赋能型的保险科技与颠覆式的保险科技。本文重点介绍赋能型保险科技。
如何理解赋能型保险科技
本文所讨论的赋能型保险科技,是目前保险科技概念的一个子集,其侧重点在于保险机构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达到提效降本的目的。与颠覆型保险科技不同,赋能型保险科技表现为“两不变一升级”的特点。“两不变”是指,一方面,科技赋能下的保险业的经营逻辑没有改变,保险业基于大数法则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本质没有改变,保险业预先收取保费并保证出险后赔付的模式没有改变;另一方面,赋能型保险科技并没有改变保险价值链的组成部分,保险价值链中产品设计、产品营销、承保、运营、理赔等环节并未增加或减少。“一升级”的含义是赋能型保险科技提高了保险业的科技应用能力,使得保险业务价值链各环节效率得到了升级。目前,赋能型保险科技已经步入了深化阶段,业务应用包括并不限于场景化保险、智能客服、智能定损等。这些应用可视为赋能型保险科技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科技升级,最终目的是提高传统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
赋能型保险科技是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从保险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来说,赋能型保险科技提高了保险各业务环节的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扩大了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益。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下代理人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针对疫情催生的保障需求,在保险科技赋能下,保险机构迅速反应,及时上线抗疫类保险产品,并实现了关键业务线上化,助力抗疫及疫情后期复工复产相关活动。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4%。实际上,赋能型保险科技本身的技术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保险业升级的推动力。例如,自2008年Facebook发布Hive后,大数据技术使用门槛大幅降低,并逐渐应用到保险业上,衍生出了客户画像、精准营销等应用。自2006年亚马逊提出云计算概念并推出服务平台AWS后,保险IT云服务应用而生,而各大保险机构均积极部署云计算,将其作为基础设施,并利用云计算所带来的大算力优势缩短产品上线周期,加快产品迭代。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技术门槛不断降低,赋能型保险科技将产生更多应用,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
保险机构受益于赋能型保险科技,赋能型保险科技的发展符合保险机构的利益。保险机构已成为保险科技的重要投资者甚至是研发者,例如,中国人保设立人保金服,打造了“专业孵化+产业资源+创业投资”的创新孵化闭环。中国平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专利排行榜TOP100》中以1604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一。大型保险机构对于赋能型保险科技不断投入,表明赋能型保险科技与当前的保险机构处于共生关系,赋能型保险科技的发展符合当前保险机构的发展利益。
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
赋能型保险科技推动保险业升级已进入深化阶段,从保险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赋能型保险科技正推动产品营销、产品设计、承保、理赔等环节不断升级换代,现分别介绍保险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
产品营销环节的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获客难、销售难是困扰传统保险机构的痛点,赋能型保险科技则极大地提升了保险业的营销效率。一方面,赋能型保险科技优化了客户端的体验,使用精准画像和场景化保险提高营销转化率,例如,保险公司根据用户画像,判断用户关心的风险,在微信中定制性地推送保险营销广告,充分利用客户的“注意力”资源,提高从营销推送到产品购买的转化率。另一方面,尤其针对寿险业,赋能型保险科技则应用在代理人增员培训、团队管理和智能展业上。部分保险机构研发并搭建了一整套业务员AI管理方案,使用AI技术对代理人进行甄选,刻画出“易留存代理人”及“易脱落代理人”。某公司的数据表明,通过搭建业务员AI管理方案,该公司13个月留存代理人识别率达到95.4%,节省财务成本6.3亿元,AI培训系统借助直播+远程视频技术,已实现91%的培训线上化,AI教练还能向代理人推送产品提示,帮助代理人展业。在面向消费者的ToC领域,赋能型保险科技还有助于帮助消费者进行产品比较,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保险调控和与类似产品之间的差异。
产品设计环节的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借助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消费者需求和同业产品的特征,产品设计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借助AI和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产品定价和细分风险领域的设计。赋能型保险科技在产品设计环节还表现出产品迭代快的特征,利用科技能力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更好比对市场同类产品特征,同时因为已有用户的需求情况以及承保理赔等相关数据,可快速迭代和升级产品,使得产品在市场中更加具备竞争力。
承保环节的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承保是赋能型保险科技应用最多的环节之一,迅速承保出单及合理定价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赋能型保险科技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简化核保流程,缩短了核保时间并实现了实时报价。例如,目前市场上热销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在部分公司的智能核保流程可以通过问卷在一两分钟内完成核保评估,20%以上过去被拒保的客户成功投保该百万医疗险,完成了疾病大额支出风险管理。已有互联网保险公司基于用户、产品、交易记录、物流信息等大数据,实现了一人一店一价的退货运费险精准定价,并实时显示在商品支付界面上。2020年,众安退货运费险保费收入达到30.7亿元。
理赔环节的赋能型保险科技运用实践。传统上,理赔环节具有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痛点。赋能型保险科技可帮助保险机构实现理赔无纸化、快速查勘、快速定损和反欺诈识别。例如,在车险理赔上某大型保险公司实现了1分钟一键报案、8分钟自助定损、15分钟理赔资金到账;另有公司利用九大采集点、30年历史数据形成了包括5个车物定损数据库、12个人伤定损数据库、9类反渗漏模型以及黑名单数据库在内的千万级理赔标准数据,通过图片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定损,大幅提升车辆理赔效率、降低反欺诈风险。借助云计算等技术,保险公司已经能够在承保理赔端处理类似“双11”等高并发的情形,有效地提高了经营效率。
赋能型保险科技在不改变传统价值链的前提下,还进一步提高了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借助物联网、APP、可穿戴技术等科技,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的联结不再是之前投保和理赔两个时点,而是随时随地的可能链接。客户生日、天气变化的嘘寒问暖、潜在风险的提前预警等,让消费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保险公司的服务与关爱,这将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客户留存率,提升现有客户交叉销售的可能性,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客户的道德风险和实际出险概率,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与成本。
传统保险机构的科技赋能
一是传统保险机构将赋能型作为公司战略层面的考虑,并通过组织架构改革保障战略的实施。在上市保险机构的年报中,“数字化”“金融科技”已成为关键词。例如,中国平安将自己定义为金融科技类公司,中国人寿提出“科技国寿”来重振自身,中国太平洋保险提出“数字太保”发展战略,新华保险提出“一体两翼+科技赋能”。为了保障战略落地实施,部分传统保险机构建立了数字化运营机构和首席科技官职位,并直接向CEO汇报,例如中国人寿的金融科技部、中国人保的信息科技部均负责统筹与管理集团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太平洋保险均设立了首席信息官或科技官职位。
二是借助自身的资金和体量优势,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上大量投入,为赋能型保险科技应用构建长期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IT建设、云平台建设等等,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可以为科技项目提供支持,实现数字化策略向解决方案的快速过渡,提高公司内部沟通效率。传统保险机构将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平安每年将1%的营收投入到科技研发中,国寿、人保、泰康等公司每年也拿出数十亿元的资金用于数字化建设,重点关注数据机房、云平台、集团IT架构和智能化核心系统建设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赋能型保险科技的快速上线,是赋能型保险科技不断突出优势的长期基础。
三是注重从优化用户体验的角度应用赋能型保险科技。例如,在产品营销环节,科技赋能传统保险机构提供场景化保险,实时满足投保需求,千人千面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方案,智能增员有关管理激励代理人,提高代理人的展业能力;在核保环节,赋能型保险缩短核保出单时间,并提供欺诈预警,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保险机构的利益;在理赔环节,赋能型保险科技缩短理赔时间,提供全天候智能理赔咨询客服,使用电子化理赔单据简化理赔流程。
四是使用赋能型保险科技拓展业务范围,构建保险科技生态圈,延伸保险价值链,拓展保险业务机会,完善保险服务闭环。部分传统保险机构投资或者设立金融服务、汽车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公司,在延伸领域嵌入保险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保险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例如,人保投资设立了邦邦汽服、爱保科技,通过保险科技公司提供的赋能型保险科技提高自己在汽车保险领域的服务水平。中国平安成立了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汽车之家、陆金所五大科技公司,布局汽车、金服、健康管理等领域。
赋能型保险科技未来发展
展望不远的将来,我们预期在以下几个方面可看到赋能型保险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产品设计多样化。随着数据的不断开放,数据孤岛被打破,保险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二是产品销售场景化深入。随着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完善,线上线下场景化保险将继续拓展,保险机构把握线上获客渠道能力加强。三是核保理赔减人力提效率。人工智能更加成熟,能够直接处理的保单占比不断提高,相关人力成本和保险欺诈损失将不断降低。四是内部运营效率提升。随着业务流程全线上化,保险机构内部信息孤岛现象将有所缓解,企业业务推动速度将加快。五是营销员赋能继续深化,科技持续助力营销员产能提升。
保险作为古老的风险管理方式,其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赋能型保险科技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动能,我们认为赋能型保险科技将不断推动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并深深融入保险业。
来源 | 《中国保险》2021年第3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