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增速较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基建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工业生产表现尤为突出。如何解读我国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能否实现年5.5%的增长目标?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第一财经广播《财经午间道》栏目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研究院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您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收听采访音频。

 

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

 

 Q1.    从数据来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您如何评价三季度的中国经济成绩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表现好于预期?

 

孙立坚:这次的数据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喜的、超出预期的结果,在消费、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这四驾马车当中,投资的表现非常亮眼,该渠道中有两个重要力量推动着我国GDP在三大冲击的压力下仍明显回暖:

 

一是增量。这里所说的增量主要来自政府。面对现在大环境的变化,政府采取了跨周期的投资,主要关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现代化强国的新格局和新动能,投资主要布局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这两个赛道上。

 

二是存量。这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的韧劲上,我国制造业在目前的环境中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谓的环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二是中国制造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上下游密切关联的制作业生态体系,不再是简单的一两个企业,从这个角度讲,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出口拉动的制造业带动了投资,是存量的优势依然在发挥作用。

 

所以,这两股组合的力量推动此次GDP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出现了3.9%的增长。

 

 

从投资来看,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表现亮眼,地产投资降幅扩大。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21412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升。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8.0%,降幅比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

 

 Q2.    9月以来,监管层接连出台稳楼市措施,包括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等等。您认为这些稳楼市举措能不能传递到房地产投资领域?

 

孙立坚:中央一直采取组合拳的工具推动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在供给端上有非常多的举措,但是在需求端上,内需主要就靠大额的消费支出来拉动,具体就表现在住行消费上,而在其中,汽车消费环比依然存在下滑压力,房地产消费受市场对未来预期判断的影响也呈现疲软的态势。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大家对自己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不理想,但大额消费的关键就在于消费者对其收入能力的预期,预期决定了他们按揭贷款的意愿和消费的意愿,这也是需求端存在的堵点、痛点问题,并且在短期内,会对政策效果的体现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我们也不要过度解读,认为这就是疲软的象征,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去对房地产的投资不是消费属性的,而是将其当作金融的投资赛道在布局。因此,现在准入门槛完全放开,也许预期会有向上调整的迹象,这样可能会让房地产再次回到金融的属性,即使这样,短期也会对经济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然同时也可能会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形成阻碍,带来收入分配不平等之类的问题。

 

我国现在主要就是进行结构优化的调整,等将来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得到企稳以后,大家的预期发生改变,就会出现以消费属性为主导的房地产业的回暖,这与我国的城市化及一二线城市的都市化发展是契合的,到那时,房价的攀升就不代表泡沫的产生,而是价值体现的表现。一旦房地产业回暖,就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和企业的订单增长,为其发展注入活力。

 

当然,结构优化不仅仅反映在数量的提升上,也反映在质的改善上,这需要我们客观看待。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如今房地产行业数据没有那么亮眼,主要是因为它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转型带来的阵痛,我们非常期待这场阵痛过去之后,房地产业能够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

 

 

从消费来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三季度同比增长3.5%,二季度为同比下降4.6%,三季度较二季度加快恢复。

 

 Q3.    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线上的狂欢“双11”也已经拉开大幕,四季度的消费是否会持续恢复?

 

孙立坚:消费具有周期性的特征,比如说有很多节日集中在年底,企业也知道这时大家的消费意愿相对较强,将消费服务集中在如“双11”这样的商业模式上,这对于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尽管今天受全球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大家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削弱了消费的意愿。但不管怎样,中国如今具有二元市场的优势,即中国的人口红利从劳动力市场转移到了流量经济、平台经济这一普惠的消费渠道上,通过平台的服务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这对于在消费群体比例中占据大多数的中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活力,让我国的人口红利在平台经济这样的消费渠道中显现出来。而且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比较优势,这种流量经济让我国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型经济,是推动我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一张好牌。

 

另外,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将收入分配的问题转化为动力。近期疫情管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但当这些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就会看到沿海城市先富起来的高收入群体在我国的消费场景会大幅提升,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因为现在我国高质量的供给满足高收入群体需求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所以,结合平台的流量市场与少数高质量的线下市场,我国年底的消费行情不会差,而对于我国作为内需推动型或说是内循环主导的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来说,消费生态的改善也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四季度消费的恢复是非常有信心的。

 

从外贸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23万亿元,扩大53.7%。

 

 Q4.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都保持增长态势,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召开,将对四季度外贸数据有怎样的贡献?

 

孙立坚:现在呈现的外贸数据确实让人颇感意外,它表现出来的抗跌能力和增长动能,突出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韧劲。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互相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的供应链模式和产业链模式,这样的生态不是今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和中美关系带来的政治干预就能破坏的,我国制造业的韧劲和优势始终存在。
 

另外,发达国家的高通胀对我们进一步提升韧劲提供了机会,因为发达国家非常需要中国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商品进入到他们的市场,以减轻其生活负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达国家政策的干预和老百姓意愿的脱节,也给了我国经济韧劲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当然,如果欧美抗通胀之后,经济又出现反弹,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反而会对我国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干扰。

 

所以,我要高度评价我国政府的未雨绸缪,很早就看到了未来国际格局风云突变的走势,调整了过去以出口导向的贸易结构,通过进口博览会等契机增加进口,开放商品市场,提升统一大市场的能力,让更多的商家能够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和市场,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开放的前提。这样我国企业遇到的如“民工荒”和土地资源成本上升的瓶颈问题,也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通过国际化的投资来解决,同时我国的国际化投资更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能够带动合作方当地的就业,也让我国的核心技术和公司治理模式能够通过企业向外的投资传播出去,帮助他们改变其相对落后的运行模式。这样的话,中国产品就不再是通过商品贸易而是通过服务贸易走出去的,通过这种贸易结构的转型能够提升我国的大国竞争力,并且增加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所以,第四季度的外贸数据可能在数量上不会有很大变化,但数据背后体现的结构转变是向好的,是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相吻合的。

 

 

 Q5.    从三季度的各项数据来预判,中国经济全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如何?能否实现年初5.5%的增长目标?

 

孙立坚:我们看到现在三个季度的指标都出来了,从数据来看要实现5.5%的年增长率的目标确实还是有压力的。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面对中美关系紧张带来的挑战,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这对于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寻求眼前的利润,靠价格的竞争力获得国际市场的份额,之后通过外贸来提升收入、带动内需,反而会加剧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的新格局、新动能之下,我认为大家要稍微转变对年底中国经济数据的关注角度,不要一味追求这5.5%是否达标,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布的经济数据的背后,我们的增长究竟是靠什么来实现的?

 

我们会发现,我国制造业中的新能源产业、数字平台的基站建设、智能城市的发展和智能汽车的运用等,包括服务贸易的数据,都反映出了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提升,有了竞争力,那么数据反弹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在破旧立新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布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寻求反映在数量上的增长。质变也一定会带动量变,过去量变的积累也必然会引起质变,否则的话,量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会受到三大冲击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修炼内功的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但这是条必经之路,克服痛苦之后我们必然能迎来收获。

 

来源 | 《财经午间道》

 

话题:



0

推荐

复旦发展研究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

468篇文章 26分钟前更新

复旦发展研究院是一家聚焦“中国发展研究”,以“学科深度融合” 为动力、以“统筹管理孵化”为延伸、以“高端学术运营”为特征的 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研究机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成立 的高校智库之一,也是 “中国十大影响力智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