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引入激发了我国保险市场活力,使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但同时传统金字塔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高质发展。近几年随着保险科技的崛起,保险代理人的营销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保险代理人开始将线下过程线上化,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科技手段进行业务开拓和模式创新,因此从关注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生存现状的角度来顺推行业未来发展势在必行。
近日,“2020互联网保险新知大会暨第二届保险人节”召开,首份聚焦与研究我国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的行业分析报告——《中国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通过对比互联网、传统代理人,全方位展示了互联网代理人的群体画像、职业特征、职业意识、收入水平、工作时长、客户类型、展业流程、工作内容等等,刷新了行业内外对互联网代理人这一新兴职业的认识。
互联网保险代理人主要集中在25-45岁人群,学历水平相对较高,72%已婚、有子女。
在所有生活难题中,互联网保险代理人面临最大的、也最关注难题为: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大,这四个难题的评分均值均高于6分。
互联网保险代理人个人的自我社会认知度平均分仅为3.6分,远低于他们对保险职业社会地位的认知度4.41分(满分为7分)。
在从业途径上,72.8%的传统代理人是”熟人转介绍“,互联网代理人大不相同,更多依靠“网络渠道”入行。未来潜力、灵活的工作时间及可观的工作收入,这些行业特性是吸引他们选择互联网保险销售职业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保险代理人兼业比例更高,兼业占比约为传统的3.5倍。50%的互联网保险代理人存在兼业行为,其第一职业覆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商业、服务人员,老师、医生、作家等专业技术人员,保险内勤等等。
在收入水平上,互联网保险代理人目前平均年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5~30万区间。有31%保险行业工作者月收入不足6000元。
在工作时长上,75.8%的互联网保险代理人日均工作0~5小时。平均而言,日均工作时长(平均值:3.67小时)要短于传统保险代理人(平均值:5.43小时),差距约为1.76小时。
2020年,“直播带货”模式火遍全网,一些保险代理人也积极尝试直播这一新型营销手段。《报告》显示,94.2%的互联网保险代理人表示直播对业绩提升有帮助,且提升保险直播专业度成为发展核心。
来源 | i云保
报告原文: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