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协同助力产业振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度肯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书记提出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强大合力,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党对农村工作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度肯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书记提出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强大合力,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党对农村工作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做客财经早餐《名人早餐会》栏目,分享中国经济发展逻辑、全球热议的通胀、中美新基建底色、年轻人如何理解房地产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实现突破的机会等话题。
1、大国博弈下的经济发展逻辑
财经早餐:有人说2019年是中国经济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时至今日您怎么看?
2019年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对经济未来发展和走...
“担任这一职位并非易事,”在新任驻华大使出炉当天,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副主席里施坦言, “正如我们目前所知,我们和中国之间存在很多问题,而伯恩斯大使无疑是将为我们披荆斩棘的人”。出任美国处理对华关系的“重要角色”,伯恩斯究竟凭借什么“打动”了拜登政府?
中美之间存在很多问题,美国期望伯恩斯披荆斩棘。
空缺一年有余,美国驻华大使终于敲定。
当地时间16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驻华大使人选尼古...
中国经济仅用40年就变得强大起来,这是一个以大流动和大繁荣为特征的时代的成功。我们本以为这个时代会有未来,但如今未来正在变得陌生和极其不确定。确定的事实是,美国和西方世界强劲的政治逆流和一场席卷地球的病毒肆虐迅速将全球推向了后疫情的时代。可以确信,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将被不断强化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管控所塑造。
对于崛起中的巨大经济体,时代的变化方向并非中国所愿,但中国要寻求确保国家持续提升其实力...
树立“积极老龄观”需要重塑对老年人的传统刻板印象。把老年时期人生一个正常的生命历程,积极提早筹谋、提早规划,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和提升健康素养,保障晚年生活质量的提高
“健康老龄化”的观念,不应只针对老年人群,全体人群在生命各个阶段,都要有“健康老龄化”的观念,这是保障我们未来进入一个健康积极有质量的老年生活的关键性要素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2月11日,2022环球时报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世界寻找转机,中国破浪前行”,与会嘉宾共同梳理即将过去的2021年,并对2022年的国内外局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心伯教授受邀参会。
“我对未来一年的担心还是在台海地区,”吴心伯在“中美关系下一个冲突点和缓和点在哪”的议题讨论中表示,看来拜登政府对台政策已经有了全面调整,也是在全面升级跟台湾的关系,尤其在外交...
中国人行昨天出手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 令人民币兑美元汇价随即由三年半高位迅速回落最多超过400个基点, 但另一方面, 外资连续第八天循陆股通扫货A股,今天再流入超过91亿。累计本周净流入488亿元,创开通以来新高。而人民币的回调会否减缓外资流入A股的节奏?12月10日,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接受凤凰财经日报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Q1
人行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将要预...
2021年12月6日,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邀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做题为《中国发展与金融学魅力》的讲座,以下为讲座整理稿,供读者参考。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长时间接触学习了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并在结合中国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实践理论,开创出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伟大创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国际关系的复杂化给中国发展带来各方面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意味着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在创新中寻找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动力之源。
创新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中的潜力空间
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实...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表示,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依然需要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确保我们人口的规模借助于市场经济能够转化成巨大的创造力。
日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也高屋建瓴地总结了过去数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工作取得的成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表示,学习能力的快速积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11月16日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未来将从四个层面推进中美双边接触:在美中利益一致的紧迫问题上合作,如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继续谋求在伊核、朝鲜半岛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合作;在台湾问题上加强沟通以管控分歧;处理双边经贸问题等。
这意味着美方有意加大对华接触的力度。但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仍坚持将竞争作为对华政策的基调,视中...
不少接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会发现,长期以来中国国内讨论宏观经济还是习惯于沿用所谓“三驾马车”的套路。当然,现实的经济问题是复杂的,用于理解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宏观政策也要更加科学才行。那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到底该怎么看?该去看什么才更科学?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有说清楚。这些问题当然反映在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上面。我们的宏观研究存在什么局限?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跟上了经济本身的变化和复杂...
引言:
11月23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上海信托战略合作的“新发展 新秩序——2021年度观察家金融峰会”在上海召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军教授受邀参会,就近期宏观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张军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方向依然没错。”
中国今年以来频繁出台的一些政策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例如,7月份美国的一个政策特别工作小组在给拜登...
首届网络文明大会于11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作为中央网信办重点打造的网络文明实践品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始终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共建共享网络文明为目标。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首次举办“网络谣言共治”论坛,与会嘉宾在全面治理网络谣言、防范阻断虚假信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坦诚分享。
【编者按】工业文明以存量为核心,信息文明以流量为核心...
题图:在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中”代表了以“中正”“中和”为内核的“中道”,表达了兼顾一切、包容一切的宏伟气象。 朱瓅/摄
1939年出生的姜义华教授,今年八十有二,但除了一头白发,丝毫看不出老态:耳不背,声不高却有力;无须搀扶,自己噔噔噔地从楼梯上到了志达书店二楼。
因为疫情期间进校不易,姜教授约我们在学校附近的这家书店见面。2001年,复旦大学两位在读理科生...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保险科技,是保险业加快转型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催化剂”。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未来一段时间内,保险业深入推进科技应用的方向与路径随之浮现。
图源|摄图网
发展成绩背后仍存挑战
随着在优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促进产品创新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险科技的应用也日益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
数据显...
刘虹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高校联盟纷纷成立,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所谓高校联盟,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围绕共同战略目标而建立的联合体,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高校联盟是对企业战略联盟运作模式的一种借鉴,通过高校间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实现学术水平的提高并共同解决大学发展面临的重大...
作者 | 梁斌 复旦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来源 | 联合日报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11月19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笔者认为,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定位于打造中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其召开可谓正当其时。
网络技术应用自上世纪末以来,不断创新使用场景,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互联网络资讯中心报告称,截至2...
作者 | 江天骄 复旦发展研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助理
来源 | 橙新闻(OrangeNews.hk)
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大会的贺信中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笔者认为,习近平的此番表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推动网络空间共用共治的积极态度。
网络空间是物理世界的影射。人类在享受互联网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数位红利时,也面临虚假...
01. 不要说气象与天文是冷门专业学科,
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热门和冷门。
问
您是怎么对气象学产生兴趣的?
我们每天都要和天气打交道。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天象和大气的风云变化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其变化奥秘提出了许多“天问”。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用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编绘的画册,会学着根据云的不同形态,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比如像“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样的说法。
“钩钩云”其...